一、怎么看幼儿视功能检查报告?
幼儿视功能检查共有四项内容:远视力、屈光状态、眼位和眼部健康
第一,远视力
视力一般用小数的形式来表示,范围基本在0.01到1.5之间。通常认为视力达到1.0即为正常,但是由于学龄前的儿童处于视觉发育期,年龄越小视觉发育未完全,相对视力也就越差,所以针对不同的年龄阶段视力正常的标准也不同。
例如,中班的小朋友(3-4周岁),视力达到0.6-0.8即为正常;大班的小朋友(4-5周岁),视力达到0.8-1.0即为正常。
第二,屈光状态
屈光状态包括远视、近视、散光。通常在体检单上会附上电脑验光的结果,我们用R/L分别代表右眼/左眼,S代表远视或者近视(“-”代表近视,“+”代表远视),C代表散光,A代表散光的方向,PD代表瞳距。家长一般看懂S、C两个数值就可以了。
需要说明的是:由于小朋友配合相对较成人困难,所以电脑验光中会出现一些偏差,有假阳性和假阴性的存在,医生们在体检中会根据孩子的年龄,视力情况和现场快速检影来综合判断,给出建议。
第三,眼位和眼部健康
眼部健康包括了是否存在结膜炎、沙眼或者眼睛有没有斜视等其它需要及时治疗的疾病,如果没有发现明显异常,医生就会勾上正常;一旦发现异常,医生会建议你进一步治疗。
体检单下面会附上最后的结果:正常、低常和异常三个方面。综合评估明显异常的,在所有检查下面会表示视功能异常,建议尽快医院里详细检查;如果低常,表示结果较同龄孩子较差,但不排除孩子配合因素,所以建议三个月左右再次复查,以便确定诊断;正常的小朋友由于孩子发育较快,一般建议半年左右复查一次。
二、怎么预防近视?
根据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《苏州市2014年学生健康检查报告》计数据显示,2014年我市共检查6-17岁学生704853人,视力不良率为52.43%,其中6-9岁年龄段的视力不良率为32.69%,10-13岁年龄段视力不良率为67.38%,14-17岁年龄段视力不良率为88.44%。
苏州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主任王菁提醒各位家长:预防近视,要从幼儿抓起,从健康行为的养成做起:
(1)改变游戏方式:现代城市儿童游戏方式多以室内自娱式为主,如手机、Ipad、电脑、电视、游戏机等,每天很少有机会脱离近视环境。因此家长和老人应让孩子改变游戏方式,多做室外活动,不能过多地沉溺于游戏机、电视、电脑之中。
(2)注意环境因素:孩子在家的书桌应放在窗外近处没有遮挡物的窗前,台灯应放在左前方,光线要柔和,如为白炽灯一般选择40瓦的灯泡,位置以不直接照射眼为宜。
(3)注意用眼卫生:要教育青少年注意用眼卫生,阅读时注意眼睛与书本的距离,姿势要端正,不要躺着或在开动的车上看书,连续阅读40分钟到1小时就应休息一会,并眺望远方。
(4)家长要经常向孩子讲清近视的危害性,让孩子知道怎样预防近视,使孩子自觉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。
(5)定期(每半年一次)至医院眼科检查孩子眼球发育状态及用眼情况,如发现调节性视疲劳,及时治疗防止过早近视。
当孩子出现下列症状时应及时去正规医院眼科就诊:
1、畏光。弱视孩子通常怕光,见光就烦躁。
2、眼球震颤。眼睛出现不正常的跳动。
3、偏斜视。单只眼睛偶尔或经常向内或向外偏转。
4、眼手协调能力差。眼手协调能力较差,容易碰撞或跌倒。
5、看字会相反或倒置。阅读时常看错行,或看书写字时会有相反或倒置的现象。
6、视物眯眼。看东西看不清楚,不自觉的会出现视物眯眼或搓揉眼睛等现象。
7、看东西距离太近。看书,写字,看远处时,因为看不清,所以常近距离观看。
8、眼外观异常。眼睑下垂、黑眼球有白斑、两眼大小不一、瞳孔大小或形状不一。
9、不良姿势。每次需要用眼时,头会出现向某一方向偏转、倾斜,或下巴压低、抬高等不良姿势。因为看不清楚,不自觉的改变体位寻找清晰的角度。